【結了惡緣怎麼辦?】
|
|
|
我們要廣結善緣,不要結惡緣。因為一旦與人結了惡緣,冤冤相報無盡期,是一件很麻煩的事。
萬一與人結了惡緣怎麼辦?冤家宜解不宜結,要想辦法把這筆帳理清。但有些帳則是糾纏不清的,你認為自己已經還債了,可能到臨死為止,對方還是照樣找你麻煩,不會因為你對他好就讓他改變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,不要讓他欺人太甚,要不然會害他造業太重;但是讓他佔一點便宜,是沒有關係的。
如果真的有人對你怨恨不已,在不危害自己安全的前提下,就讓他的怒氣發洩一番也好。有些人乖戾凶暴,也許是他過去生帶來的惡因惡習,致使人人討厭他們,把他們當作壞人、惡人,我們不要報復他們,應該替他們祝福,祈願諸佛菩薩讓他們心地柔軟、觀念轉變。
|
|
|
【無友不如己者?】
|
|
|
孔子說:「無友不如己者。」意思是說,交朋友時要找比你更好的人,或至少和你程度相等的人。
但有人不瞭解這句話真正的意義,經常四周看看,覺得這個人不好、那個人想利用我,看來看去都不是善知識。
例如,學佛的人以為親近法師最好,但有時法師為了教導你,還是會讓你感覺不舒服,時間久了,你會覺得法師也是平凡人;或是以為寺廟裡很清淨,來的人應該都是善知識了,但等到真的接觸,還是一樣有煩惱。
為什麼古代的皇帝自稱寡人?因為他只有自己一個人,沒有人夠資格做他的朋友;事實上是他沒有資格做別人的朋友,因為他自己太崇高了。所以我們交朋友時,不要自視過高。
|
|
|
|
|
|
|
好人緣自己創造
漂亮的外型、優雅的談吐……並不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重點,只有以無私的同理心來關懷別人,才是與他人相處融洽的關鍵。因為,好人緣自己創造!
|
|
|
|
【道心之中有衣食】
|
|
|
人生在世,必須要有謀生的知識和技能,否則,不僅不能為社會造福,還會為他人帶來負累。可是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可謀生,所以就不得不問自己到底要學什麼?為了學以致用,又要知道自己所學的能用在哪裡?
雖然古人說:「開卷有益。」卻必須要理論與實用兼顧,要不然便是學非所用了。
我在東京念書時,有位老師送我兩句意義深遠的話:「道心之中有衣食,衣食之中無道心。」
所謂「道心」,便是救人、救世、救眾生的心。「道心之中有衣食」就是說,在大志向的努力之中,一定包含著生活的保障;「衣食之中無道心」是說,如果只為了個人生活而奔走,那就沒有大志願、大方向可言。
所以說,學習謀生的知能固然重要,但如果僅為餬口、謀生而學習,就太可惜了。
|
|
|
【一生好像是白活了?】
|
|
|
經常有人向我訴苦,說他們自己這一生好像是白活了!
因為,他們不但經常胡思亂想,體會不到活在當下的自在;更嚴重的是,心裡常有一種悶悶的、被蒙蔽的感覺,雖然活著卻是麻木不仁,像行屍走肉一般,找不到生命真正的價值!
要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,就要看我們怎麼使用生命;生命只要被使用,就會有價值。不過,價值有正面的,也有負面的。
在創造生命的價值、發揮生命的意義之前,先要瞭解構成生命價值的要素,有三種基本現象:第一種是思想現象,第二種是語言現象,第三種是身體的活動現象。
佛教將這三種現象稱為「三業」:身體活動的行為是「身業」,語言的行為是「口業」,思想的行為是「意業」。
生命的價值是正、是負,就要看我們如何使用這「三業」。
|
|
|
|
|
|
|
人生不再無聊
每天早上睜開眼睛,面對一成不變的日子……人生一定要過得這麼空虛嗎?
想讓人生過得更有意義,就要轉變心態,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使命感。能活得精采,人生就不再無聊!
|
|
ddc2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