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當元帥的條件】
|
|
|
曾經有一些企業家問我「先鋒型」人物和「元帥型」人物的差別,我說,先鋒型的人物,如果氣質不改變,便不能夠當元帥。
元帥有元帥的氣質,既要能以仁慈心對待部下,也要能以仁慈心看待敵人。所謂「大將無敵」,並不是因為他的武功高強,而是因為心地仁善,所以能夠以德服人。
就如同佛教的「轉輪聖王」,凡所到之處,都能風行草偃,這便是因為能以道德感化人,而不是用武力征服人。
做先鋒的人需要衝鋒陷陣,所以脾氣毛躁無妨,先往前衝再說;但是如果做了元帥還個性毛躁,一定會軍陣大亂。
所以想當元帥領眾,就要學習沉著、穩定,要放下自私心,凡事著眼於全體、全世界,心胸仁慈廣大。
這個時候,你不但能夠運籌帷幄,而且左右逢源,遇到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
|
|
|
【別做一行,怨一行】
|
|
|
三百六十行都會有「做一行,怨一行」的現象。在現代社會中,每個人的工作都承受了或多或少的壓力,除非你不想把這份工作做好,否則,必會承擔若干壓力。
所謂壓力,有的是別人對你的要求,有的是你自己對自己的期許,因而造成心理上的負擔。如果再加上自信心不足、耐心不夠、意志不堅定,就很容易常常換工作。
我要奉勸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,不論是位於哪個層級,都應該拿出信心、耐心、毅力,在工作崗位上求進步、求發展、求深入,忠於公司,把生命和公司結合為一。
這樣一來,不論對國家社會的安定,或對個人前途的穩定,都有益處。
|
|
|
本文出處
|
|
|
|
悠遊職場的智慧
雖說「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」,為何一般人常是「做一行,怨一行」呢?其實,不論擔任何種職位,既要懂得做事,也要學習做人,才不會有志難伸,本書提供您悠遊職場的智慧!
本書共收錄聖嚴法師25篇精采300字短文,並邀請知名插畫家簡漢平精心繪製詼諧的插圖,告訴您如何在職場運用慈悲與智慧。
|
|
|
|
【放下得自在】
|
|
|
能夠放下的人,是有智慧的人,是自在的人,是解脫的人
放得下的人,應該先放下自己,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。所謂「放下」並不是沒有自己,而是指沒有對抗心,沒有捨不得的心。
例如有人蓄意破壞、毀謗你,目的是令你名譽破損,這是最難忍受的事。
如果你能在名譽被損害時,還保持心境坦然,毫無罣礙,那麼,名譽的損失,對你而言,絲毫不會構成任何威脅和壓力。
我們是雙手空空地降臨人間,死時又能帶走些什麼?又有什麼東西「放不下」?隨時隨處對任何事物無一絲毫牽掛或不捨,真能如此,才談得上是自在、是解脫。
|
|
|
【執著與堅持】
|
|
|
有人問我佛教常勸人不要執著,那麼,堅持原則和理想,算不算執著呢?
其實,「堅持原則」和「執著」是不一樣的。堅持原則是堅持自己的本分和理想,如出家人要持戒不淫欲、不吃肉、不喝酒。因此即使有女孩說:「師父,反正也沒有人看到,我們牽牽手沒關係啦。」我也不能隨便跟她牽手。
或是即使有人說:「師父,吃塊肉有什麼關係啊,不是很多人說『酒肉穿腸過,佛在心中坐』嗎?」我也絕對不能喝酒、吃肉,這不是怕人家說閒話,而是一旦喝酒就會失去我的原則,也失去做和尚的身分。
所以,「堅持原則」不是「執著」。執著是指太在乎自己所擁有的東西,例如自己喜愛的東西,或是自己的名譽,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。簡單說,也就是對自己看不開、放不下。
|
|
|
本文出處
|
|
|
|
別再執著了
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,現在覺得對的想法,一轉眼可能就改變了。在落入執著的陷阱時,要學會幫自己解套。
「別再執著了」,收錄25篇精采短文,從聖嚴法師開闊自在的法語中,體會放下而不執著的生活智慧。
|
|
ddc2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