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字裡禪機──一行禪師、聖嚴法師禪的對話

一行禪師和聖嚴法師雖然不是書法家,
卻都透過筆墨內修外弘,
無論用哪種語言書寫,
筆墨線條所蘊含的法義,
皆引領我們契入兩位禪師的心地風光,
啟沃內在本有的覺性與喜悅。

 許翠谷

 

踏入「墨觀‧禪悅──一行禪師與聖嚴法師書法聯展」現場,首先映入眼簾的,是寬綽的楹聯〈四大皆空我猶未空,五蘊無我尚有法我〉,中間搭配著線條流暢俐落的橫批,走近一看,上頭寫的卻是〈Breathe, you are alive〉(呼吸,你活著),一中一西、一柔一剛的揉合,立刻吸引觀者的目光,一場充滿禪機法趣的對話在眼前鋪展開來。

 

 

心的對話

 

來自越南的一行禪師(Thich Nhat Hanh)與聖嚴法師皆為當代國際知名禪師,同為臨濟法脈傳承,亦長年在西方社會弘揚禪法,並致力於佛法現代化、生活化的推動。兩位禪師曾有過兩次短暫的交會,一次是1995年在北投農禪寺進行對談,一次則是1997年在紐約東初禪寺為聖嚴法師新書作序並推薦,雖然兩人相處時間不算長,但一路走來相知相惜。如今聖嚴法師色身不在,但書法聯展卻讓兩人再次透過筆墨對話,輝映出不一樣的生命風采。

 

書法家杜忠誥說,毛筆書法最能如實傳達或記錄書寫者的心靈節奏與思緒起伏,漢代揚雄便曾將書法譬喻為「心畫」,雖然只是紙幅上點與線的調整與轉變,但當書寫者全神貫注於筆尖,心、手、眼、意識渾然一體,其所映現的,正是書寫者內在心靈的表徵。

 

聖嚴法師說自己不是書法家,只是藉由寫字來弘法興學,但法師晚年病中揮毫的作品,蒼勁中帶有幾分疏拙,字裡行間卻蘊含了嚴謹廣大的佛學論述。一行禪師則以英文創作為主,作品中常見活潑的筆觸在一個圓滿中舞動,寫意中盡顯禪趣,兩位禪師的書法作品並呈,一中一西、一個溫厚一個靈動,表現的手法與形式每每形成一股鮮明強烈的對比,但探究其精神、內涵卻是一致無二的。

 

 

為佛法注入活水

 

「墨觀‧禪悅」策展人葉榮嘉說,兩位禪師雖然不是書法名家,卻能跳脫傳統窠臼獨樹一幟,展現個別獨到的氣韻法味,這與兩位禪師的實修體悟和義理熏聞是息息相關的。清代書家張照曾指出,書法的三種境界分別是「初若印泥、中若印水、終若印空」,意思是指從向傳統學習、取形而不走樣,接著在融會貫通後去形取神,而能擺脫傳統框架開創新局。這說的雖是書道精神,仍不啻為兩位禪師一生致力活化禪法、弘傳正法的軌跡。

 

例如聖嚴法師會通臨濟話頭禪和曹洞默照禪,同時參酌日本、越南、韓國的禪法,以及藏傳的次第修法和南傳的內觀法門,開展出具有涵融性與適應性的現代修行法門,同時提出「心靈環保」、心五四等運動倡導人心的淨化,例如〈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〉、〈到處多好〉、〈太多心〉、〈最好沒有〉等作品,便是適應現代人心而提出的短偈法語。

 

〈Breathe, smile〉(呼吸,微笑)、〈Present moment, wonderful moment〉(當下時刻,美妙時刻)、〈Life is every step〉(生命是每一步)……一行禪師的書法作品,幾乎沒有佛法名相,都是簡單實用的方法,由於禪師曾目睹祖國越南捲入戰爭、暴力與貧窮的境地,他從原始佛教的「安般守意」、「四念處」中找到安頓身心的方法,於是提出「正念生活的藝術」(The art of mindful living),親身體悟之外,也教導人們如何擁抱痛苦、轉化痛苦、從痛苦中解脫。其他作品如〈昨日淚今日雨〉、〈Call me by my true names〉(請呼喚我的所有真名)等,則是禪師將《華嚴經》裡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的觀念善巧融入創作,接引大眾。

 

兩位禪師雖然各有傳承卻不囿於一宗一派,活用大、小乘的次第禪及頓悟禪,並以現代語彙、詩文創作等形式,回應不同時空背景、不同禪者的需要,體現了禪法的活潑妙用,這其實也回應了一行禪師在1995年「禪與環保」座談會上所提出的:「佛法就像一棵樹,需要不停地灌溉,賦予新的生命力,才能吸引年輕人對佛法生起好樂之心,讓佛法生生不息。」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dc2003 的頭像
    ddc2003

    幸福部落

    ddc2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